CHUchǔ míngMING ♪

读《杂食者的两难》后感

Life is an Art, Social

No Comments


Share this post

dilema

其实,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觉得题材是自己喜爱的饮食类,期待的只是了解一些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黑暗面,没有想到获得的比预想的还要多。这本书不是什么新玩意儿,2006年已经在美国出版,但是变成中文版后改了个非常忽悠人的中文名《到底要吃什么?》。如果你真的想在这本书里找到这个答案,估计你会很失望。不知有没有这个因素,后来再版时译者和名字都变了,名字变回了原著 THE OMNIVORE’S DILEMMA 的原名翻译:《杂食者的两难》。因此,看上去觉得此名逼格非常高,就像一本哲学书,书籍装帧设计也比原著和上一代译本好看不只一点点(可以说我买此书也是以为看上了它的封面……)。

很喜欢作者在引言中强调自己写书的动机源自被当时阿特金斯(Robert C. Atkins)带领的“食肉瘦”饮食潮流气疯,觉得美国实在是个缺乏饮食传统文化的灾难地,因此决定提笔。尽管我坚信“食肉瘦”还是存在部分的理论基础,但是作者用自己的走访和各种真实经历去辩证的态度,还有那滔滔不绝的引经据典,真令我心中马上油然仰慕之情!更不要说他的文笔是多么流畅(尽管已经是看翻译版,也能感受到他的文字功力),那么的幽默,让整本书都充满趣味,能让不爱看厚书的我也能非常有热情地由头看到尾。

我爱上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相逢恨晚的感慨。毕竟2006年让一个刚出社会没多久的年轻人认真看一本这么厚的英文原著是不现实的。就算再往后的几年里,我也未必有兴趣翻开它的中文版,了解美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背后的故事。可能是年纪大了, 阅历也丰富了一点点,才能认真消化书中的东西,也可以从此书的观点中找到一些生活甚至是生存的智慧。

书中让我看到,人类虽然用智慧凌驾在食物链之上,但是在大自然面前,人类还是很无知的。以我们现有的科学研究,其实还未能解释自然界里万物的运作规律。因此如果试图用现行的科学成果去模拟自然规律,从而操控自然的做法,总会对自然产生很多难以估计的破坏。

这样的问题延伸到我们的饮食,老祖宗曾留给我们很多饮食的经验,慢慢变成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那是弥补我们已经失去了动物那辨别什么食物可以食用的能力,缓解我们在饮食时的焦虑。然而,现在科学研究和商品市场的推动,不断瓦解这我们原有的饮食文化传统,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容易在食物的选择面前陷入两难的局面。

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例子,记得小时候我们的长辈还用猪油做饭吗?后来不知为何就就跟这全世界听着来自美国那边的研究报告, 一起改吃植物油了。最近这几年网上又开始传播猪油是个好东西。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还有就是关于素食主义和吃肉这个让人纠结的问题。我其实也是那种看到杀鸡的场景会马上转过头回避的人,所以我早已活在很矛盾的处境中,究竟我该不该吃肉,该不该杀生。我很喜欢看到作者在描述该不该吃肉时那矛盾的心理描写,甚至在往后章节里,对参与杀鸡的回忆,还有就是狩猎野猪的血腥回忆和不安感。并且引入很多动物学家的论点,加入作者自己的思考,看着让我很有共鸣。

现在,我有了一个让自己安心的理由去吃肉。出于对牲畜的尊敬,我们是应该鼓励畜牧业能让动物们过这它们原本应该有的生活,而不是像会长肉的机械那么饲养,这是对他们生前的一种尊重。当它们死后,我们应该努力地让它们变成美味的菜肴,以此感谢它们的牺牲。因为我们是杂食者,牲畜本来就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由野生动物演变成和我们人类相依相存的,所以我们如果用一种不应该杀害它们的人类道德感来对待牲畜,牲畜的数量就会发生变化,大自然就会失衡。

看到最后一个章节,看到作者为了感谢曾经帮助过他需找食材的人,精心准备了一个答谢宴。本来以为作者的各种走访和觅食经历就仅限在前面几个章节。没想到这里还有很多失败的,或者是短暂的故事。于是发现此书的故事有各种新奇有趣,各种有惊无险,还有各种世外桃源,俨然就是没有大腕儿版的《十二道风味》呀!!

书的结尾也提醒着人们,很多觅食的方式现在已经看起来不太现实,但是经常去吃麦当劳也是非常不现实的。那究竟应该怎么吃,或许仍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但是我看完这本书后,已经树立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观,这也应该可以支撑我日后的饮食法则。至于是什么,我就懒得说了~~

0 Responses to this post
Add your comment